2023专业配资 看了《长安三万里》才明白:人活着,一定要爱点什么_李白_生活_流放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1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2023专业配资 看了《长安三万里》才明白:人活着,一定要爱点什么_李白_生活_流放

历史中的李白,是与杜甫、高适的“盛唐三剑客”;是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的傲人,是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的剑客,是让贵妃研磨、力士脱靴的狂徒,是一个被现实反复捶打,却始终不放弃热爱2023专业配资,豪放不羁、洒脱自在的灵魂人物。

李白的一生是“热爱”与“现实”碰撞的缩影。作为商人之子,他因身份限制无法科举,却以“仰天大笑出门去”的豪情游历四方;他渴望入仕,却屡遭权贵排挤;他渴望建功,却在宫廷宴乐中写下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。

当《长安三万里》里的李白醉醺醺地举杯高歌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”时,我看到的不是潇洒,而是一个有着满腔热情,却又伤痕累累的人,诗歌是他唯一的救赎,是他和命运抗争,在政治失意、生活困顿中依然保持灵魂飞扬的精神火苗。

01

用才华寻觅谋生之路。

李白,字太白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出生于商贾之家,潦倒半生,40岁才受到皇上赏识,两年后又逐出长安,57岁误入永王幕府,本想施展抱负大干一番,最后以谋反罪入狱,年近60岁仍在流放。

展开剩余72%

影片中,李白前脚在宫廷宴乐中写下《清平调》,后脚却在月下独酌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这种“豪放与孤独”的矛盾心理,正是他治愈自己不得志的一种方式。

60岁的李白,在流放夜郎的那段剧情,看着让人揪心,他戴着沉重的枷锁,坐在囚车里,李白不知道会被流放到哪里,不知道此生是否还能再回到繁华的长安,是否还能继续以诗会友。即便如此,他对诗歌的热爱也未熄灭,在驿站休息时,他在残墙上写下“平生不下泪,于此泣无穷”的悲痛诗句。在流放途中,他给百姓写婚丧嫁娶的对联,为商人题写店铺招牌,以此换取银两养活自己。

我身边也有许多自由职业者,他们也是,用自己的热爱为谋生之路添砖加瓦,像董亮,作为一名墙画师,他没有工作,全凭接单作画去赚钱,为了接到更多的单子,他不断学习新的风格,即便手指在墙面上磨出厚厚的茧子,也乐此不疲,他用画笔在墙壁上画出一个又个的奇幻世界,正是这份热爱,让他在寂寞潦倒中,收获了内心的满足和快乐。

02

以诗歌为伴慰藉心灵。

求官几十年,李白最终一无所获,当他被流放,眼见城门被关的那一刻,也关闭了他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,昔日风光早已烟消云散,陪伴他的只有马背上的几坛酒。他豪放的四处游历,纵情诗酒,他把对自由的向往、对理想的追求、对命运的抗争,全部写进诗中,那些诗句,仿佛是他内心的呐喊,也是他在困境中为自己构建的一座精神城堡。

生活中,有许多人像李白一样,用兴趣爱好来治愈自己,一些文学爱好者,他们会拿起笔,写下生活中的情感挫折、家庭矛盾,他们将自己的痛苦、迷茫都倾诉在文字里。通过写作,梳理自己的思绪,释放内心的压力。

外卖员雷海还没有夺取《中国诗词大会》冠军前,送餐的空余时间,身上总是揣着一本诗集。有人质疑他:“外卖小哥哪来的时间背诗”,他用行动证明:“送外卖是生计,诗词是灵魂的栖息地。”这份热爱无关功利,只为在潦倒的旅途中给心灵留下一方净土。

王小波这样定义成功的人生:“我活在世上,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,遇见些有趣的事,倘能如我愿,我的一生就算成功。”面对生活琐碎和喜怒哀乐时,我们要有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洒脱,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的缝隙里种下一朵花,可以是早起的半小时阅读,也可以是周末的近郊之旅,我们要用热爱的力量,来治愈内心的空寂。

《长安三万里》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们看到了人在谋生的艰难困苦中如何坚守热爱,又怎样在心灵受伤时用热爱自我治愈。

当58岁的李白立于船头吟出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时,我仿佛看见了李白的“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”,正是那些“爱点什么”的人,让逆旅有了温度,让过客成为传奇。

或许我们无法如李白那般才华横溢,可人活着,一定要去热爱点什么,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,来充盈、拯救我们的内心,这种热爱既是诗与远方,也是生活的苟且。

你要知道2023专业配资,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,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,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。

发布于:湖北省

上一篇:证券如何使用杠杆 股市必读:掌阅科技(603533)7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43.29万元,占总成交额6.59%    下一篇:没有了